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
聚焦
着力打造现代新国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信息中心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科技强国的“顶梁柱”。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再到新国企和现代新国企,我国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演化,与时俱进,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现代新国企内涵的演变

“新国企”是区别于传统国营和国有企业的新型国有企业,是公有制、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融合的必然结果。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03年开始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别是经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国企”经历了1.0版本和2.0版本,最终走向成熟定型且具有普遍性,为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打下坚实基础。

(一)新国企1.0版本。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国有企业经历了公司化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和战略性重组,以及建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中国特色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由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演化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司制企业,从政府附属物,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主体,效率与竞争力日益提升,从大面积亏损到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新国企”开始出现并引起一些学者关注。新国企的出现和发展,使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打破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不相容的迷思,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坚实微观基础。

(二)新国企2.0版本。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到全面深化阶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下了相应配套文件,逐步形成了“1+N”政策体系。根据《指导意见》,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亮点和重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推进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落实落地,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随着这一方案启动实施并圆满收官,中国特色新国企逐渐成熟定型,成为普遍现象,并加速发展壮大。其主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和现代化新国企不断涌现。

(三)从新国企迈向现代新国企3.0版本。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启动。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需要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需要着重强化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担当,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新目标。现代新国企是在新国企建设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的具体体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23年开启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着力打造现代新国企。

“新国企”的功能与目标

我国新国企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既具有特殊功能也具有一般功能。特殊功能在于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与政治基础;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当家作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而一般功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代表公众利益对经济重点参与和控制,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及国有企业所具有代表公众利益这一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功能的关键。在新国企-现代新国企的演变历程中,其功能类型没有变,即特殊功能和一般功能。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基点与要求有所变化,新国企和现代新国企在一般功能内涵上发生了变化。其目标类型也没有变,即经济和社会目标,但是目标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不同类别国有企业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目标。

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十四五”期间国资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实现“五个新”和“一个总目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强党建独特优势的转化发挥和创新拓展,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资本健康发展。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始终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进一步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国家队、产业发展领头羊、安全支撑主力军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在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与之相应的也会有不同的载体和质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当前生产力已经产生了质变和跃迁,即出现了“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是由科技创新引发和主导的,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主要业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以知识密集型劳动和技术、管理、企业家精神及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由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构成,以新能源作为主要动力源,以算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力新样态。当前,新质生产力成为各国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强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因此,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新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一是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通过优先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实融合等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措施,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培养和集聚更多高素质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何通过打造现代新国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打造现代新国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整合企自身科技创新资源、国资央企和相关政府部门科技创新资源、相关金融机构科技创新资源、其他类型企业科技创新资源。

打造现代新国企引领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现代新国企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要带头做好“卡脖子”技术的攻克者,要努力做好行业共性技术的突破者,要做原创技术策源地和自主创新典范,要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应有支持。

打造现代新国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现代新国企要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链长,要做未来产业的开创者和重要探索者,要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保障者,要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者维护者。

打造现代新国企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基本路径,现代新国企要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发展高端制造业,要积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积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迈向高端。

打造现代新国企培育新质生产要素。现代新国企要做新质生产要素的培育者,要积极发扬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要积极开放利用好数据要素,要大力提升新型高端劳动者素质,要积极向深空深地深海迈进,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工具。

作者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