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权威 > 专栏
专栏
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中提质
发布日期:2021-08-13 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生产需求持续恢复的有利时机,优化调整生产经营节奏,加快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

今年上半年,是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生产需求持续恢复的有利时机,优化调整生产经营节奏,加快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

中央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

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发展韧劲持续显现,保持稳中向好、快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各项经营指标是抢眼、亮眼,这是今年上半年最大的特点。

一是收入利润快速增长。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实现17.1万亿元,同比增长28.2%,两年平均增长是8.7%,超九成企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实现利润总额是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7%,两年平均增长17.9%,实现净利润10232.1亿元,半年首次超万亿元。

二是运行质量持续提升。上半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是7.6%,同比提升了3.1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提升了1.1个百分点。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是68.5万元每人,同比增长30.5%。上半年,中央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超过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39.6%。在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各个企业坚持过紧日子、抓管理、控成本,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4%。

三是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上半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210亿元,同比增长37.4%,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12个百分点。其中,中央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同比提高了0.14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提升,累计完成投资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速是8.7%。

积极稳妥指导央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

推进中央企业的重组整合,是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上半年,除了两化重组整合,还有专业化的整合。下一步,积极稳妥地指导中央企业做好重组工作有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战略性重组方面,聚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

二是在专业化整合方面,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通过无偿划转、有偿收购、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大力推进专业化的整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切实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三是在推动整合、融合方面,要督促新组建、新划入、新重组的中央企业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内部资源的整合力度,深挖协同效益,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尽快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

以“两利四率”为目标体系推动央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利四率”是这几年中央企业立足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的目标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个目标的落实,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目标引领,推动中央企业的经营业绩持续提升。聚焦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综合运用预算引领、考核激励等多种方式,推动“两利四率”的“两高三增一稳”来保障中央企业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两高”是净利润和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三增”是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要明显增长。“一稳”就是我们的资产负债率要保持稳健可控。

第二,狠抓提质增效,推动中央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围绕扩大内需战略支点,积极参与“两新一重”建设,抢抓高回报率、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订单项目,不断地发掘培育新增长点,加强产业链纵向合作和同行业横向协同,强化通信铁塔、油气管网、港口码头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合作。

第三,加大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大力推进“两非”“两资”的处置,即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加快低效无效资产的退出,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第四,强化改革创新,推动中央企业增活力强动力。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实,确保2021年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够取得更大、更多的实质性成果。深入实施中央企业攻坚工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第五,防范化解风险,推动中央企业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进一步巩固降杠杆减负债成果,排查债券兑付风险,严禁逃废债,防止金融业务风险,严格控制增量,加快优化存量,防止脱实向虚,推进司库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资金风险。

构建全国国资系统三级规划体系

在全国国资系统层面,着力推进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争取到“十四五”末,国有资本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对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引领保障更加有力,国有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引导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二是着力优化国有资本的区域布局,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三是着力推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推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加强各方高效合作,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市场化法治化的进退流动。

在央企层面,着力推动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到“十四五”末,要努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的骨干企业。

分层分类、一企一策,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从“1+N”体系到三年行动方案,都作出了系统的安排和部署,一直在积极推进。总体来说,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坚持“三因三宜三不”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企制宜,宜独则独,宜挖则挖,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

要突出分层分类的改革。所谓分层,集团公司层面和二级、三级公司层面,要有不同的措施。对于中央企业集团公司,现在不搞多种所有制混改,做得更多的是多元化改革。所谓分类,我们强调对于高度竞争的行业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所持有的企业,也是我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

要一企一策地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还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经营机制的转换,通过混改,进一步完善治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比如,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的薪酬分配等,其实这些措施在整个面上也是这么要求的。

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碳市场方面,从中央企业角度来说,主要还是要稳步推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要积极参与全国的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依法开展碳排放的报告和信息披露。另外,支持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的节能方式,指导企业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目前部分中央企业已经组建了碳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开展了碳排放统计核算、盘查等工作,并且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能源、钢铁等重点行业中央企业也已经投资参股了北京、上海、湖北等地的碳交易机构。在整个过程当中,中央企业不管是从规则的建立、市场的建立,到参与碳交易,都是非常积极的。对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国资委高度重视,现在也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有关意见和方案,推动中央企业更好地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当中发挥作用。

中央企业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6月末中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64.9%,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总体上保持稳定,债务风险整体可控。近几年来,中央企业没有发生一起债券违约的事件。下一步主要做到几个方面:一是要管住负债率。按照行业制定警戒线、管控线,然后实施分类管控,一企一策,确定负债率的年度目标并跟踪落实,保持中央企业整体负债水平稳定。二是要管住重点企业。要加强债务风险动态监测,通过债务风险量化评估体系精准地识别高风险企业,采取特别的监管措施,一企一策化解处置。三是要管住高风险业务。要严管非主业低毛利大宗商品贸易这种业务风险,严控金融衍生、融资担保、PPP等业务风险,坚决禁止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特点突出、成效显著

要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抓住“一个抓手、四个切口”,来推进三年行动。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系统化推进。通过印发改革工作台账,把这三年行动任务细化为337项具体举措,明确各项举措的目标要求、成果形式和时间节点。中央企业和各地方也相应制定工作台账,分别提出了11913项和3679项改革举措,实现了改革任务的细化、实化、具体化。以工作台账为抓手,层层建立军令状制度和第一责任人制度,逐级压紧压实责任,工作力度应该说前所未有。

二是穿透式地推进。始终在高位推动的情况下,广泛推进改革举措的清单化、改革任务的时限化,建立了“月例会、季综合、半年报、年总结”的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召开的“月例会”都是通过远程视频连线,直接到重要的二级、三级子企业,一竿子插到底,打通改革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定量化督办。建立在线督办系统,对中央企业形成94个采集指标和26个计算指标,对地方形成79个采集指标和34个计算指标,按月汇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并予以通报,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有效发挥了督办系统动态监测、数据采集、定期汇总、实时督办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如说,“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医疗教育机构,厂办大集体改革,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这些工作已经全部进入到收尾阶段,完成率达到97%、98%甚至99%以上,剥离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即将得到彻底解决。

另外,在现代管理模式方面,通过改革也进一步丰富。通过牢牢抓住经理层成员的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三能”机制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活力、效率明显提升,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也明显增强。

下一步,国资委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力保今年完成70%、2022年“七一”之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确保实现三年行动目标。

(文=本刊记者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